12月14 日,江西省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江西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彭家骠、赣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稀土企业委员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江西省稀标委主任委员李平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江西省稀标委第一届委员会围绕江西省稀土产业发展,在稀土标准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制定江西省地方标准12项(其中5项标准上升为国家及行业标准),推动委员单位及相关企业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5项,有3家委员单位参与了首批稀土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举办标准宣贯培训班20多期,标准学术研讨会5期,为企业培训一线技术人员近千人次。
会议还集体审议了江西省稀标委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经费管理办法,以及江西省稀标委第二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和2017年工作计划。
工作会上,彭家骠对江西省稀标委,特别是秘书处承担单位国家钨与稀土质检中心在标准制定、标准提升、标准服务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彭家骠还着重解读了国务院和省政府近期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并就下一步做好稀土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一是要积极发挥“标准化+”效应,将标准制定工作向环境保护治理等生态建设领域延伸。二是要充分利用好中科院、北京大学等一批资深专家学者加入江西省稀标委的有力契机,广泛开展标准化技术研究。三是要全面参与稀土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为我国稀土产业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奠定基础。
邓明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江西省稀标委、国家钨与稀土质检中心在提升赣州稀土产业技术标准领域“话语权”,推动“赣州制造”在产业链上价值提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邓明强调,要充分认识标准化对促进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具有的战略意义。邓明要求,要充分发挥江西省稀标委职能作用,一是要积极与国际对标,抢占“定规矩”的先机,争取让更多的离子型稀土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二是要积极开展高附加值稀土新材料标准研制工作,围绕赣州打造中国“稀金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赣州稀土产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标准的研制。三是要积极发挥赣州稀土企业在标准制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方式转化为标准。
江西省稀标委在会后还组织对赣州30多家稀土企业开展了标准编写培训,并现场进行了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