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2017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标准让城市更智慧”。而国家标准委则将今年世界标准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
解读
什么是标准?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标准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就是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意义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而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
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江苏省对涉及重大科技专项的标准化项目予以优先立项和重点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支持专利和专有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实施“标准化+”产业发展。江苏省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组织制定和实施标准,开展各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传统产业标准提升、新兴产业对标世界、智能制造标准推广等活动,积极推进军民标准融合。
实施“标准化+”生态文明。江苏省贯彻“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围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经济、特色田园乡村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以及太湖治理等重大活动,制定实施标准,开展相关标准化试点示范活动。
实施“标准化+”公共服务。江苏省在政务服务、公共教育、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基本社会服务、公共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法律等领域,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标准化+”社会治理。江苏省在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府自身建设和基层党建、“不见面审批”、精准扶贫等领域,以标准化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标准化与生活
1、生活中标准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标准的影子,上至进出口贸易、企业管理,下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要遵循严格的标准,正是这些数以万计的标准,支撑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试想一下,倘若没有标准,世界将是一个怎样杂乱无章的样子;商城的衣服没有同一规格的尺码、不是任意一家灯具商店都能买到适用的灯泡、银行卡不能保证在每一台取款机上正常使用,这样的生活将变得困难重重。
如鉴别白酒时:标有GB/T 10781-2006为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采用纯粮食为原料,经固态法发酵生产的酒,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好酒;标有GB/T 20822-2007为固液态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一部分是酒精、一部分是粮食酒;而标有GB/T 20821-2007则是液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也就是纯酒精勾调出来的白酒。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只有上了标准的“天平”,才能正常、健康、稳定、有序地进行,才能为百姓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2、步入标准化生活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步入到标准化生活,呼吸的空气受《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监测,饮用的水要遵循《生活饮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穿着的服装根据种类和款式而依据不同的标准,出行时公交或地铁的出发与到达时间有各自标准,出门购物或旅行时享受到的服务也有严格清晰的标准。
3、标准化改变生活
我国的标准化日益完善和普及,在工业领域小到螺丝钉的尺寸,大到发动机的磁芯都要用标准来衡量,标准化的普及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生产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更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农业领域推行标准化种植道路,整个种植过程采用标准化育种、种植、灌溉、施肥、喷洒农药,实行水肥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转变了传统农业模式,用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合理的方式种植农业,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标准化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也日渐普遍,衣食住行、游购娱样样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服务,标准化模式的服务流程与态度、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清晰的标准,不仅让顾客舒心满意,还让整个服务流程便于妥善管理,更使整个服务体系科学严谨、严格规范。